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13)召開在即。從主辦方的統計來看,本屆展會的展位又是供不應求。可以預見,眾多仍在低谷期徘徊的中國機床企業,都押寶了本次展會。
毋庸諱言,CIMT的強大效應確實會給參展商帶來商機,但畢竟展會僅有六天,又是兩年一屆,其長遠效應難以保證。再者,從今年前兩個月的統計情況來看,加工中心的進口同比增加了50%,說明中低端市場的競爭已是愈發激烈。
那么,機床企業究竟該怎樣在逆勢中盈利?俗話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筆者就跟大家分享三家榜樣企業。
首先是北京精雕。這應該算是近年來機床行業進步飛快的一家企業。數據為證——行業排名北京精雕已經由四年前的21位上升至第5位,經濟效益更是在去年排到了第3。也許有人會說,這無非是其CNC雕刻機正好適用于近年大熱的手機外殼加工罷了。但其實,北京精雕真正的利潤增長點在于其數控系統是自主研發,甚至包括系統里的軟件包。要知道,如果企業自己掌握系統里的軟件包的話,那么下游用戶在工藝改進提出建議后,一周之內便可改好。說起來,北京精雕注重系統的研發也是由來已久,多年前,行業里就有“南四開, 北精雕”的說法。
其次,我們來說浙江瑞遠。這家位于浙江諸暨,成立僅有8年的民營企業,在去年實現了7個多億的產值,創稅5千多萬。能夠在機床企業林立的長三角取得如此驕人業績,浙江瑞遠的副總郭方強對筆者透露,他們主要堅持了兩點。一是狠抓資金回籠,企業在2010-2012連續三年的資金回籠率都是100%;二是不把戰線拉長,只專注于臥式數控車床的生產。“也有用戶想要加工中心,但我們加工中心只是跟別人合作,并不作為主打產品。”郭方強如是說。從今年前三月的統計來看,瑞遠的6150數控車床銷量非常好。
最后,來看廣州敏嘉。這也是一家成立只有10年,行業知名度并不高的企業,但是在滾動功能部件行業非常有影響力。用總經理趙虎的話說,廣州敏嘉這些年的產品開發始終圍繞著功能部件行業的需求展開,專門為功能部件行業開發了十幾種專機。去年,滾動功能部件分會的理事會能夠由廣州敏嘉來承辦,也難怪國內90%的滾珠絲杠企業都在用敏嘉的螺母磨削中心。
總結來看,三家企業的盈利模式可謂各有千秋。細心的您可能已經發現,他們分別來自北、中、南三個地區。不可否認,中國機床行業的現狀確實如此——有佳句,無佳章。真心希望那些苦苦掙扎的企業可以從這三家盈利的企業身上得到些許啟發。
網友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數控機床市場網友 (IP:60.176.3.202) 2013-5-11
瑞遠有7個多億的產值?不要讓人笑掉大牙,年年虧損的企業,只有靠低價格才能生存的企業,危機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