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經驗交流會
2016-7-27 來源: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是落實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戰略的重要舉措,更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為了做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工程院于7月23-24日東莞召開2016年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經驗交流會。
一、會議背景——中國制造2025
2015年5月8日,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中國制造2025》提出,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制造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二、中國制造2025典范----面向3C加工的智能工廠
本次現場會參觀的“移動終端配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是由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是工業和信息化部2015 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之一(共46 家)。該項目為“中國制造2025”戰略在我國3C制造業的推進形成典型示范,具有重大意義。該項目充分體現了“三國、五化、一核心”的智能制造戰略思想。“三國”即國產智能裝備、國產機器人、國產工業軟件;“五化”即機床高端化、裝備自動化、工藝數字化、過程可視化、決策智能化;“一核心”即智能工廠大數據。
三、華中數控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技術和產業優勢
華中數控在華中8型高性能數控系統的基礎上,基于云計算、大數據、CPS等單元技術,利用控制信息、傳感信息、網絡信息,實現了從數控設備的運行、加工、操作和編程等環節的智能化,開發了智能管理、智能調試、智能補償、智能加工、健康保障、租賃服務、云端工廠等超越國外的原創性的智能化軟件。并在武漢建立了“數控加工大數據中心”,通過無線網絡監控用戶企業車間生產線的相關數據,實現華中8型數控系統的遠程監控、加工優化、健康保障等智能化功能。華中數控由此邁出了向制造型服務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華中數控將抓住中國政府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歷史機遇要求,在“十三五”期間實施“一個核心三個主體”的發展戰略,即:以數控系統技術為核心,以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電動汽車的應用配套為三個市場主體,為智能制造民族工業、為建設制造強國再立新功。
四、項目現場參觀基本情況
本次現場會參觀的“移動終端配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共有10條智能產線系統(含10條自動化生產線、180臺鉆攻中心、81臺工業機器人)、自動上下料系統、物料自動運輸系統、自動在線清洗系統等硬件、中控決策系統等軟件。
1、主要設備硬件構成:
自動化生產線:其中4條一拖二線,6條RGV線。
鉆攻中心:180臺群牌高速高精CNC臺鉆攻中心T500,主軸轉速20000轉/分鐘;高精主軸加工精度:5‰;刀具高速通過拐角時不產生震動,機床配置華中8型數控系統。
機器人: 81臺工業機器人(華數機器人),6軸負載20公斤
2、加工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智能車間主要生產M80 一夾,二夾,三夾;生產夾位:生產M80 一夾加工時間2分29秒、二夾加工時間12分40秒、三夾加工時間3分15秒;產品生產周期:20分鐘:產品從毛坯料進去到完整品出來只需20分鐘;產能:每班每條線產能400PCS;品質:良率98%以上;稼動率:設備稼動率100%;車間人數;33人。如果要實現同樣的產量,傳統車間需要204人。
3、智能工廠運用大數據的的實際案例:
1) 基于云計算的數控機床大數據:
大數據中心以華中8型數控系統大數據采集接口為基礎,研究車間設備互聯協議,建立數控機床、生產線、車間CPS模型,利用云計算技術,實現云端冷熱數據兼備及分布式存儲,最終實現數控機床7×24小時實時監控和大數據采集,建立數控機床的“數字雙胞胎”,實現機床G代碼優化、健康診斷、斷刀檢測等智能應用,開創了大數據在數控加工領域應用的新途徑,為機床智能化服務集成提供必要基礎。
2)斷刀監測:
斷刀檢測功能遵循CPS系統“感知→分析→決策→反饋”的閉環控制原理:獲取數控系統內部的當前主軸功率指令域數據,與數控系統內存的歷史模板數據進行比較分析,通過機器學習算法進行決策,如果決策出斷刀則一方面反饋給數控系統進行報警停機,另一方面反饋給產線控制器用于生產調度。
3)機床健康保障:
健康保障功能通過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數控機床進行“體檢”——運行“鐵人三項”自檢G代碼(主軸高速運轉,單軸恒速運行,雙軸聯動),獲取機床運行過程中數控系統的內部電控大數據,建立數控機床體檢“心電圖”,并通過對機床全生命周期的數據追蹤,形成基于單臺數控機床歷史數據縱向分析的健康狀態追溯功能。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掌握機床的健康狀態及其變化趨勢,及時作出決策,保障數控機床的健康。
4)工藝參數智能優化:
3C行業對數控機床的高速高精加工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對加工效率尤其敏感。對一個3000臺機床規模的3C加工車間,若單件加工效率提升10%,意味著可節省300臺機床的費用。
加工代碼智能優化則是通過對零件加工過程中的“心電圖”進行處理,通過調節速度,將高的負載降低,低的負載提高,實現加工的過程的效率提升,一般粗加工效率可以提升10%~15%,精加工效率可以提升3%~5%。
5)Mini CNC線與打磨拋光線:
在3C智能工廠的基礎上,華中數控與勁勝公司合作,特別推出兩套“普及版”示范線:Mini CNC線功能實現:自動排產+自動化生產+自動化清洗+自動檢測投資成本大概1365萬,投資回收期2.15年左右。打磨拋光線功能實現:濕拋模式,單線配置12臺機器人。投資成本大概280萬,投資回收期2.4年左右。
五、華中數控在智能制造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和成績
人才是企業和社會發展的最核心要素。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制造產業的升級換代都離不開高水平的技術研發人才、各層級企業管理人才和市場經營人才、數以百萬計的技能人才。
華中數控近兩年來加快布局智能制造人才培養領域,陸續推出系列智能制造教學方案,主要包括:工業機器人系列化教學產品、工業機器人裝調崗位國家職教標準、開發工業機器人系列教材、工業機器人教學資源、五軸數控系列化教材和教學資源、智能制造人才培養教學知識體系和教學實踐體系等。
為了服務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為東莞經濟產業的轉型升級培養更多的智能制造中高級人才,在有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等,合作建設“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基地”,進行智能制造人才的培養,努力構建產、教、研緊密融合,集技術創新、學歷教育、員工培訓、技能鑒定、技術大賽和推廣服務多功能一體化的智能制造人才的教育培訓平臺。本次參觀項目還包括合作建設的的智能制教學示范線、機器人離線編程生產線、工業機器人實訓平臺等,這是由勁勝精密--華中數控—職業學校合作打造的“廠中校”教學新模式。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