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急需破解的難題
2025-5-30 來源:- 作者:-
人形機器人如何“破壁”實現更長足的發展?在江磊看來,面臨四個急需破解的難題——
第一,智能化的原創性技術需要“破壁”。當下是提出具身智能原創架構的最佳歷史機遇期。在具身智能階段,數據我們最多,能否提出中國的解決方案?
第二,規模化行業運用的根技術需要“破壁”,能否研制國產版的操作系統、芯片和“云”……?
第三,面向成套化運用的解決方案需要“破壁”。過去,圍繞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工廠“根”技術仍面臨“卡脖子”,而今圍繞人形機器人的智能工廠、智能家居、智能服務等“根”技術將如何定義?
第四,標準引領的開放與協同需要“破壁”。能否提出行業通認的硬件標準、智能標準和模型標準,來引領我們的發展更有序?
“我把‘破壁’總結為四個關鍵詞:創新、規模、標準和生態。”江磊介紹,成立于2024年5月的國地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正是聚焦行業共性問題應運而生。他們打造了一個 “青龍”開源人形機器人公版機計劃,圍繞機器大腦、機器小腦、機器人肢體,構建創新技術體系。“在這一計劃之前,全國大概有30家人形機器人企業,現在已超過100家,其中至少三四十家是通過我們的共性技術一起孵化的。”
據悉,國地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在國內率先發布百萬量級、真實場景、異構機器人平臺的高質量具身數據集,以減少人工智能的幻覺。今年1月21日,全國首個異構人形機器人訓練場在張江模力社區正式啟用,首期能容納超過100臺人形機器人同時訓練。作為一款面向未來機器人研發的高性能仿真環境,由國地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打造的“格物致知”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仿真平臺,集成了先進的強化學習框架與多模態運動控制技術,致力于為科研機構、高校及企業提供一站式機器人開發與測試解決方案,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從實驗室邁向產業化。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