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數控引領數控機床再制造行業發展
2013-12-31 來源: 作者:
中航聯眾數控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月,肩負著建設“中航工業數控機床再制造及備件中心”的神圣使命,致力于為國內外客戶提供數控機床設備全壽命周期的解決方案。兩年來,中航數控已經在國內處于核心地位,并引領技術發展趨勢。
中航聯眾數控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是中航工業向陽與中航工業綜合所跨越中航工業資產、中航工業基礎院兩個板塊,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于2012年1月共同出資成立,肩負著建設“中航工業數控機床再制造及備件中心”的神圣使命,致力于為國內外客戶提供數控機床設備全壽命周期的解決方案。
中航數控成立兩年來,秉承原航空工業部精密機床修理總站50年資源積淀,現有20多名高水平的數控系統專家、30多名高水準機械液壓精修工程師和各級技師,以及3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大修場地,具備每年超過100臺國內外復雜數控機床大修與再制造能力。公司憑借“機電液”一體化解決方案的超強綜合實力,對高難度,高復雜度的數控機床改造項目進行科研攻關,尤其在高速拉床和數控折彎機改造整體解決方案領域,已經在國內處于核心地位,并引領技術發展趨勢。中航數控可以為客戶提供數控機床安裝調試與維修服務、數控機床技術培訓與咨詢、豐富及時的數控機床備件和專業的技術支持。
創新模式驅動
踐行集團“兩融”戰略
跨板塊的公司整合在集團內部是一種創新嘗試,中航數控從成立之初就面臨著“開拓者”的風險, 2012年的重點任務是摸索嘗試,嘗試相應的解決方案。在經過一年的自我“把脈”之后,并結合整體行業發展情況,中航數控于2013年制定了《五年發展規劃》,確定了“三叉戟”發展戰略,即以機床再制造為品牌支撐,以服務為利潤支撐,以西門子系統代理為規模支撐,三者相互支撐配合,共同牽引公司向著戰略目標前進。同時,明確了“致力于成為裝備制造業數控設備再制造及服務引領者”的公司戰略目標和“在為集團公司提供數控機床全生命周期的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的基礎上,面向裝備制造業,以市場化機制開展相關業務,全面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的指導思想。
在公司“三叉戟”發展戰略的指導下,中航數控創新模式驅動,在高端技術取得突破,踐行集團“兩融”戰略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中航數控秉承技術創新戰略,融合股東單位兩支優勢團隊,取長補短,打造“機電液”一體化解決方案,用高端技術引領公司業務方向。公司成功再制造某公司高速拉床項目,形成高速拉床改造整體解決方案。如進口英國LAPOINT 6米高速數控拉床需3000余萬元,供貨周期30個月,中航數控只用11個月時間就完成數控化再制造并投入使用,機床精度達到新機床標準,再制造費用支出300萬元。此舉引領該領域在國內的技術發展趨勢,奠定了公司在國內高速拉床改造領域的核心地位,極大地提升了公司的整體技術實力和品牌認知度。
中航數控充分發揮“中航工業數控機床再制造及備件中心”的行業占位,以地方產業集群為支撐,以“中央企業、地方政府、民營企業”深入系統合作為路徑,以充分調動市場、激發市場為目的的創新模式,探索與遼寧省丹東市政府創新建設“丹東地區裝備制造產業支撐平臺”發展模式,提升以曙光車橋、黃海汽車為龍頭的地區整體企業制造能力,開拓公司的數控機床再制造和設備維修市場。積極踐行集團倡導的“兩融”戰略。目前已經與丹東市政府共同完成了兩輪企業調研,進行深入論證規劃階段。
中航數控從規模到技術實力已經在數控機床再制造行業處于領先地位,如何提升公司的影響力,謀求國家再制造政策支持是擺在公司面前的一個問題。謀求創新型的再制造行業占位,將裝備再制造和產品再制造相結合,橫向拓寬再制造業務領域,同時,向再制造產業鏈上游和下游發展,突破單項產業鏈限制,在國內首次提出并推動“立體式再制造全產業簇”理念,中航數控借此提升在廣義裝備再制造行業的知名度,爭取國家相關再制造政策支持。
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數控機床再制造屬于工業服務業的范疇,作為循環經濟“再利用”的高級形式,是制造與修復、回收與利用、生產與流通的有機結合,必定會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中航數控是在集團公司大力支持下,整合雙方股東優勢資源,強強聯合成立的,寄托著集團公司的殷切希望,肩負著集團公司的重要使命,中航數控將充分發揮“中航工業數控機床再制造及備件中心”的行業地位,全力支撐集團數控機床再制造水平提升,為實現中航工業數控機床再制造規模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充分融入地方經濟發揮自己的作用。同時面向整個裝備制造業,以市場化機制開展相關業務,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競爭能力,致力于成為裝備制造業數控設備再制造及服務引領者,為實現中航工業數控機床再制造規模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充分融入地方經濟發揮自己的作用。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