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3000多億盧布,同步發展科學研究,機器人助力俄機床制造業飛躍
2025-6-30 來源:- 作者:-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宣布,當前采取的綜合措施將提升俄羅斯機床制造能力,俄政府計劃為此撥款超過3000億盧布(約合275.1億元人民幣)。米舒斯京參觀了莫斯科“金屬加工—2025”展會。展會匯聚1200多家企業,其中包括俄羅斯50個地區的約840家企業。展會商務部分聚焦俄“生產工具與自動化”國家項目實施情況,展品則展示機床工具行業先進成果,這些成果有助于擴大俄羅斯市場進口替代。米舒斯京高度重視俄國家機床工具工業發展。2024年,他承諾將制定復興該行業的宏大計劃,并投入數百億盧布。

克拉斯諾達爾市,一名工人在重型機床廠車間里工作。
去年俄工業機器人產值達76億盧布
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公布了俄機床工具產品市場現狀。過去5年,俄機床市場規模達到4330億盧布,增加兩倍,其中俄本國產品份額約為30%。工業領域的“機器人化”也取得顯著成果:2021年,俄每萬名工人對應10臺機器人,2023年增至29臺。2024年,俄國產工業機器人產值達到76億盧布,為上年的4.5倍。米舒斯京認為,過去5年發展勢頭良好,但考慮到2030年目標,需進一步加速。他認為,俄羅斯擁有在各個方向大幅加強“機器人化”的潛力和資源。
俄政府手中的主要工具是工業發展基金,由其負責篩選和資助專項項目。第二個要素是工業抵押貸款,幫助企業以低成本獲取廠房和基礎設施。當然,政府還通過各級優惠貸款,幫助企業落實研發計劃,對試驗批次產品提供折扣。米舒斯京說,政府已投入3000多億盧布發展機床制造業,并同步發展科學基礎研究。
2030年俄應躋身全球前25國
勞動力短缺條件下,生產自動化對經濟至關重要。俄羅斯總統普京明確提出,到2030年俄應躋身“機器人化”水平全球前25國之列。根據俄羅斯統計局的數據,去年俄國內生產企業已有約2.1萬臺機器人。
米舒斯京說:“未來6年,我們要盡一切努力,將企業機器人系統數量增至5倍,將其密度提高到每萬名工人145臺。”
人才決定一切
對工業來說,重要的不僅是機床本身,還要有熟練掌握先進設備操作的人才。米舒斯京在展臺上對青年人說:“現在制定青年培養計劃非常重要。”他呼吁俄羅斯年輕人積極參與專科制教育計劃。談到工程專業前景時米舒斯京說:“我們估計,未來6年行業新增人才需求約5萬,其中1/4應具備高等學歷。”與物理技術科學、技術系統管理、通用和特種機械制造有關的專業將來可能是最緊缺的。
中專背景專業人員也有用武之地,尤其是機電一體化、機器人技術、技術操作、機器人化生產維護、自動化控制系統等領域。然而,僅靠大學學到的知識,還不足以將創意變為現實。對此,俄政府推出多項面向包括大學生群體在內的初創者的支持工具。米舒斯京說,創新促進基金會舉辦“大學生創業”競賽,提供設備采購小額初始資助。更專業化的“創業—機床制造”項目能提供更多資金。他還希望俄高校校長要經常向青年開發者宣傳各種支持措施。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