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機器人上市公司盤點:從協作到人形,技術與市場的雙重突破
2025-3-3 來源:- 作者:-
在人工智能與制造業升級的浪潮下,機器人行業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核心賽道之一。本文將盤點近年來成功上市的機器人領域代表性企業,重點關注其技術突破、市場布局及行業影響力,其中協作機器人領域的領軍者越疆機器人將作為首要案例展開分析。
一、協作機器人:越疆機器人打響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的全球化征程
協作機器人憑借智能化特性、友好的人機互動體驗以及靈活的部署能力,加之產品成本的持續下降,正加速拓展其在零售、教育、醫療、交通等非制造業領域的應用范圍。據IDC預測,2023年中國用戶在協作機器人市場的支出已突破4億美元,并有望到2027年增長至約9.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2.6%,展現出極為強勁的增長態勢。

作為中國首家協作機器人上市公司,越疆機器人(股票代碼:2432.HK)于2024年12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標志著其從初創團隊到行業巨頭的跨越式發展。
技術領先與產品矩陣。
- 越疆機器人以“用科技解放雙手”為核心理念,自主研發全棧技術,包括控制系統、伺服驅動、AI視覺等,擁有全球最多的協作機器人專利(累計1335項)。
- 其產品覆蓋汽車、3C電子、金屬加工、醫療、教育等15個行業,推出27款協作機器人型號,首創柔性電子皮膚技術,實現人機安全協作。
市場地位與全球化布局
-越疆機器人連續7年協作機器人出口量第一,在全球協作機器人行業中排名前二,并在中國所有協作機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截止2024年全球累計出貨量超80000臺。
- 客戶包括富士康、比亞迪、寧德時代等80家世界500強企業,并與6000余所院校合作推動STEAM教育。
AI賦能與未來愿景
- 越疆機器人率先將具身智能技術商業化,推出X-Trainer機器人,通過AI模型提升自主運行能力,計劃3年內實現家庭場景應用(如家務助手)。
二、工業機器人領域:國產替代加速
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規模日益擴大,2024年9月24日,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2024年全球機器人報告》。根據報告,截至2023年底,全球工廠中運行的機器人已達4281585臺,同比增長10%。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市場。2023年,中國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為276288臺,占全球安裝量的51%。安裝數量領先于日本、韓國、歐洲,是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Worldwide operational robots reach 4 million in 2023 © World Robotics 2024
根據睿工業數據,截止2024年全球工廠運行的工業機器人已超過400萬臺,中國工業機器人出貨量超29.4萬臺,同增3.9%。國產工業機器人的銷量超過外資品牌,市場份額提升至52.3%(2023年為45%)。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正從外資主導轉向本土品牌崛起,多家上市公司成為核心力量:
1. 埃斯頓(002747.SZ)
- 埃斯頓成立于1993年,總部位于南京,是國內智能裝備核心控制功能部件的領軍企業。2015年上市后,通過并購和技術整合快速發展,2024年工業機器人出貨量位居國產品牌第一,市場份額達52.3%。產品線涵蓋Delta、Scara及六軸機器人,負載范圍6kg至300kg,適用于焊接、搬運等場景。其核心優勢在于快速迭代能力、靈活的價格策略及完善的供應鏈。
2. 機器人(300024.SZ)
- 成立于2000年,隸屬于中國科學院,是中國最早進入機器人領域的國有企業之一,也是國內機器人產業的龍頭企業。公司以自主核心技術為核心,專注于數字化智能高端裝備制造,市值近150億元,擁有北京、上海、杭州等五大控股子公司,并多次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
3. 匯川技術(300124.SZ)
- 匯川技術創立于2003年,匯川技術專注于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定位服務于高端設備制造商,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自動化控制技術為基礎,提供快速個性化的解決方案。以伺服系統為核心優勢,切入工業機器人賽道,2024年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成為內資品牌技術升級的代表。
三、AI人形機器人:新興賽道的資本焦點
隨著特斯拉Optimus等產品推動行業熱度,AI人形機器人相關上市公司備受關注:
1. 中大力德(002896)
- 核心業務為精密傳動部件,為Figure AI等人形機器人企業提供關鍵零部件,2023年凈利潤達7314萬元。
2. 綠的諧波(688017)
- 諧波減速器龍頭企業,產品應用于協作機器人及人形關節,技術壁壘高,2023年全球市占率穩步增長。
3. 長盈精密(300115)
- 為Figure AI供應輕量化結構件,布局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2025年股價漲幅顯著。
總結:機器人行業的黃金十年
從越疆的協作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的資本熱潮,中國機器人企業正通過技術自研與全球化布局搶占先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國產機器人市場份額有望突破55%,工業、服務、特種機器人三大賽道將呈現多元化競爭格局。未來,隨著AI與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機器人不僅將重塑制造業,更可能成為家庭與社會的“新勞動力”,開啟萬物協作的新紀元。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